宿遷:養花也“智造” 蝴蝶蘭苗上了“流水線”
2024年03月27日08:3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如今,新質生產力正逐漸滲透到傳統產業的各個領域,花卉產業也不例外。春暖花開之際,記者走進了宿遷市宿城區王官集鎮的現代花卉基地,見證了蝴蝶蘭苗生產實現智能化“流水作業”的全過程,這里的蝴蝶蘭一年出貨量達到2000萬株左右。
在基地的組培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忙碌地進行著定植工作。她們小心翼翼地將經過精心挑選的苗種植入瓶中,每瓶11棵,大小一致,確保了苗種的整齊和美觀。
蝴蝶蘭基地組培室主管王艷婷說:“這里面的大小一致,不能有大有小,操作上盡量小心,不能出現污染,一個人一天基本上能切200多瓶,8個人一共是一千七八百瓶,基本上是2萬棵左右一天?!?/P>
組培實驗室保持無塵環境,超凈工作臺和凈風系統確保了操作空間的潔凈度,為苗種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蝴蝶蘭基地副總經理梁康說:“溫度的話是24到26度的一個恒溫,我們環控控制得好,然后設備上先進一點,它的成活率就高一些?!?/P>
基地負責人介紹,目前蝴蝶蘭繁殖方法采用的是組織培養無性繁殖法,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克隆”繁殖,利用蝴蝶蘭莖尖花梗側芽,經消毒處理后接種到培養基上,誘導出營養芽后,再分置于培養基中進行增殖,培養出更多植株。
蝴蝶蘭基地副總經理梁康說:“我們這種組培生產技術,能基本做到90%以上的成活率,它能保證母本的原有性狀?!?/P>
經過1—2個月時間培養出來的瓶苗,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馴化才能供應市場。在日光馴化室,記者看到了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里光照充足,溫度適宜,瓶苗在這里茁壯成長,大約15天左右,就可以對外出售.通過手機等終端設備,工作人員可以隨時隨地查看溫室內的溫度、濕度、光照等數據,并及時調整。
員工王紅梅說:“光照達到8000了我們就給外面的遮陽遮上,里邊的溫度一直都控制在26-28之間,苗要是有菌了什么的,我們要及時挑出來,苗健壯的留下來再用?!?/P>
除了硬件設施的升級,新質生產力在花卉產業中的應用還體現在管理模式和人才培養方面?;夭捎昧肆魉€式的分崗和分區域作業方式,每個固定的人員只負責養護固定的品種和階段,降低了整個運轉周期和上手難度。
蝴蝶蘭基地副總經理梁康說:“整個蝴蝶蘭的成花周期是一年半,一個人從頭開始學到養到成花的話,時間特別長,需要三年才能完全掌握,現在我們把它分成階段以后,一個技術員和一個管理只需要掌握這三個月小苗周期的養護就可以了,基本半年就可以做到,自己獨立去運作這一個小倉位了?!?/P>
目前中心上百名工人分接種、培養、馴化、分株等多個生產環節,環環相扣,通過“流水作業”,批量向市場供應蝴蝶蘭苗
基地的花卉品種繁多,包括大辣椒、光芒等紅花品種以及各類雜花品種160多種。他們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產配比,全年無休地持續供應市場。
蝴蝶蘭基地副總經理梁康說:“我們現在產量的話是比較超前的,長江以北我們應該是做的最大的了,出貨量的話每年保存在2000萬株這樣?!?/P>